|又一次,他被动地卷进了他人痛苦的漩涡中。那些原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情感在这一刻全部凝聚到了他的身上,成为他的一部分——万物微渺(五)群山环抱、山青水秀的小乡村,魏淼就出生在这样的地方。他喜欢家乡自由生长的一草一木,喜欢随处可见的生机,喜欢置身其中领悟生命意义的自己,尽管那时他在所有人眼中都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孩子。直到七岁那年他作了一幅画,这幅画让他一下子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天才”。于是
又一次,他被动地卷进了他人痛苦的漩涡中。那些原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情感在这一刻全部凝聚到了他的身上,成为他的一部分——
万物微渺(五)
群山环抱、山青水秀的小乡村,魏淼就出生在这样的地方。他喜欢家乡自由生长的一草一木,喜欢随处可见的生机,喜欢置身其中领悟生命意义的自己,尽管那时他在所有人眼中都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孩子。
直到七岁那年他作了一幅画,这幅画让他一下子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天才”。
于是父母欣喜地带他来到了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接连不断地参加比赛。家中摆放的荣誉证书、各种奖杯让魏淼很茫然。他根本不知道何为人生价值,可旁人都在告诉他“你已经实现了”。
那些意味不明又明确是赞赏、羡慕的话语令魏淼从此走上了一条规划好的路。他被誉为天才,成长的道路上他不断用奖项证明、维持“天才”的称号。父母很欣慰也略有些得意,他们本身和艺术毫不挂钩,可儿子竟是这样的有天赋。
日复一日,所有人对天才的期待开始从满脸的赞赏变成了苛刻的要求。不光是别人,就连父母也为此出现了矛盾。母亲察觉到他的消沉,可父亲却丝毫没有,仍然沉醉于儿子带来的满足感,并因此不断逼迫他画出更好、更有意义的作品,赢得荣誉与金钱。
母亲维护他,为他辩解却遭到了父亲的毒骂,那是魏淼第一次感受到害怕,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绝望。那份绝望来自于母亲,来自父亲关上房门后母亲痛苦的哭喊声,来自他跪在房门口哭着求父亲别打母亲……消磨殆尽的热情以及热爱的兴趣成了被人箍紧脖子的弱点,这些种种让魏淼意识到自己已丧失快乐的能力了。
上了大学之后远离了父母与故乡,魏淼得到了片刻的喘息。但学校里关于他是“天才”的议论却一直存在,谁都可以在网上查到他的信息,查到他的过往,然后否定他有天赋技能加身的传闻。
美术学院里人才济济,同学们对他这种普通的天才感到不屑。
魏淼这才知,他做不到大隐隐于市,更做不到去反驳。他越来越渺小,存在感也越来越弱,画的作品也越来越脱离主流文化。
同学和老师都看不懂他画作的意义,但并未批判他创作的能力,几次不解作品主旨询问他时也只得到一句“每个人的内心都耐人寻味”这样模棱两可的话。
毕业时设计的作品他也没有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地认可,那时的画作已经从年幼时盎然生机的视角脱胎换骨到抽象黑暗且沉重的成人世界中来。他深知其中的残酷,却没有做出退让。在老师和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中进入了学校,又在他们无比遗憾的注视中离开了学校。
同年,父亲病逝。魏淼没有流过一滴泪,只是劝母亲要好好活着。开心活着这样的字眼他说不出口,因为他不开心,也不知道怎样才开心。为了一个家隐忍半辈子的母亲或许也不懂得。
他开始频繁地接画稿,甲方的要求他从来不拒绝,因为他知道钱最重要。没人关心他的理想是什么,没人在意他所要构建的世界是怎样的,没人有那份闲心去理解他的痛苦。
纵使他从未流露过半分难过。
一个人在外的每个夜晚,他几乎都处于失眠的状态。他很清醒,每个夜晚都很清醒。清醒地知道自己画了很多令自己都羞耻的画作,对着月亮一再安慰自己他终会回到艺术家这条路上来的。